黃體期促排卵療程為現今生殖醫學的新技術,此療程最大優勢「不需等到月經2-3天才能掛號看診,只要您準備好,隨時可以評估開始療程!」
黃體期引卵刺激已被證實為試管嬰兒療程的可行方案之一
所謂黃體期卵巢刺激(Luteal-phase ovarian stimulation)(LPOS),是指在黃體期開始引卵刺激,基於多年前已被提出在同一月經週期內具多重卵泡募集波理論(multiple follicular recruitment waves)(如圖一),目前已被證實是試管嬰兒(IVF)療程的可行方案之一。
什麼是黃體期促排療程?
原先應用於癌症患者的緊急生殖保存,之後推廣普及經評估後亦可適用於一般不孕夫婦族群。多年來許多醫學研究報告證實,在緊急保留生育能力或卵巢反應正常的女性時,LPOS和卵泡期卵巢刺激(follicular-phase ovarian stimulation)(FPOS)相比,在平均成熟卵母細胞(MII)可能獲卵數量、受精率、平均胚胎數、著床率或臨床妊娠率方面似乎沒有顯著差異。只是醫師評估及用藥操作方法略有不同,但比一般傳統引卵刺激療程要等到下次月經來第2-3天才進場更富時間彈性(比較表一)。
黃體期促排卵療程VS一般取卵療程
一些臨床研究指出,在卵巢反應不良者(poor ovarian responders)(POR)中,LPOS或許可能比FPOS對產生卵母細胞和胚胎更有效果。可能的學理推論是,黃體期原本生理上就是已升高的黃體酯酮(Progesterone)(P4)濃度可以有效阻止黃體生成素(LH)過早激增,避免自發性提早排卵(這種可能失控情況更常發生在卵巢衰竭這類反應不佳族群)。黃體期卵巢刺激方案對於接受IVF治療的女性產生令人滿意的卵母細胞/胚胎來說是適合可行的,並且在冷凍胚胎植入(frozen embryo transfer)(FET)療程週期中可能具有更佳妊娠結局。
特殊案例分享-乳癌患者緊急啟動
不久前有一位30歲未婚女性,在北部某醫學中心手術後確診罹患第一期乳癌(1a),後續轉診腫瘤科接手預訂安排化療期間,因桃園市最近剛好開始有市民25-40歲凍卵補助,便自行打聽來到我的門診討論評估,因她未來仍有結婚生育的計畫與夢想,希望能夠在化療造成卵巢功能破壞之前,且希望約三週內完成所有凍卵療程,想先替自己在未來留下希望的種(卵)子,預留一線「生」機!
一般手術到化療大概四到六週,扣除等待病理報告及得知罹癌後的震撼徬徨期,經轉診或自己來到癌症生殖保存醫師門診,往往有時只剩三到四週,傳統引卵刺激大都是月經第2-3天開始進場,在不延遲化療時程狀況下,已沒時間等下次月經,這時就要考慮隨機啟動凍卵療程以爭取時間,時間許可就加上二波取卵甚至可以三波!
乳癌患者用藥問題,醫師需謹慎評估
經臨床各項評估後AMH: 3.26(ng/mL),癌症治療是跟時間賽跑!只有三週時間,因此隨即採用「隨機啟動/黃體期促排卵」加「二波療程」,由於個案是乳癌患者且手術病理報告為雌激素(Estrogen)(E2)抗體陽性,操作用藥必須更加謹慎,才可避免像乳癌這類有雌激素敏感性的復發致癌風險。
施打排卵針會造成體內雌激素E2升高,,一般未刺激狀況下生理週期一顆成熟卵雌激素E2約為300-350(pg/mL),在使用到排卵針劑時,如果卵數越多,理論上雌激素濃度(pg/mL)會高達數千甚至上萬,可能會造成後續癌症復發的相關風險及疑慮,且可能造成卵巢過度刺激症候群(OHSS),造成患者不適及延遲後續排定化療時程。
日前已成功完成在超低雌激素濃度下,整個二波療程E2最高只測到 (349pg/mL)(只約正常生理週期一顆成熟卵的雌激素濃度水平)(圖二),在短短18天內順利取得兩波共35顆卵子,而最後冷凍兩波共30顆MII成熟卵(卵縮小圖A+B),也沒有引發卵巢過度刺激症候群(OHSS)併發症,且未耽誤後續已排定之化療的緊急生殖保存救援成功案例!
參考資料:
1. Yanping Kuang...et al. Luteal-phase ovarian stimulation is feasible for producing competent oocytes in women undergoing in vitro fertilization/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treatment, with optimal pregnancy outcomes in frozen-thawed embryo transfer cycles. Fertilty & Sterility. 2014 Jan;101(1):105-11. doi: 10.1016
2. Joaquin Llacer...et al. Luteal phase stimulation versus follicular phase stimulation in poor ovarian responders: results of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. Reproductive Biologyand Endocrinology 2020. 18: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