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额型保险:给付日额及定额手术理赔
日额型保险主要涉及给付日额和定额手术理赔。为确保安全,海扶刀在台湾通常建议进行短期住院,且自2019年9月起健保局已承认健保身份,全台湾的住院通常约为二至三天,理赔金额可达2,000元 × 4天 + 2,000元 × 15天 = 38,000元,约为4万元。
自费医材需靠实支实付型保险
然而,在现代医疗中,有很多高成本的自费医材,手术中可能需要使用价值10万元的医材,加上手术、麻醉、病房等费用,出院缴费可能高达15万元,减去日额保险的给付,仍需自行支付11万多元。
因此,纯粹的日额型保险通常无法应对这样的支出,这时你需要的是「实支实付」型医疗险。如果保险规划得当,对于15万元的出院缴费,实支实付型保险可以全额支付,而日额保险还会另外给付3.8万元。
若你有深入了解,并进一步规划了「副本理赔」的实支实付,除了原本的15万 + 3.8万元理赔外,还有可能再获得15万元的额外理赔金。
收据怎么开与收据有很大关系
「收据归类」指的是住院执行的项目,即医疗收据所开列的品项。由于海扶刀是一种新型态的治疗,未实际使用刀具切割肿瘤,因此各医院对于「收据归类」的处理方式都各异。根据我目前所知,位于北部的某医学中心将海扶刀的费用归类在「处置费」项目下,某甲医院归类在「医疗费」,而某乙医院归类在「手术费」。
一般而言,有一个共通观念,即除了「病房费」和「手术费」之外的其他费用,会归入「杂费」(住院医疗费用保险金给付项目)。以此类推,某医学中心和某甲医院通常以「杂费」来给付赔偿,而某乙医院则以「手术费」为基准。
一般而言,大多数保险公司对「杂费」的给付较为宽松,而对「手术费」的给付较为保守。因此,通常使用「杂费」来进行赔偿可能会更加友善。
限制健保手术227节
「227 限制」是指全民健康保险给予医院的一本手册,内容详列各项医疗费用的支付标准,简单来说,就像一本厚厚的电话簿。在这本手册中,第二部第二章第七节(简称 227)明确定义了当年所有手术的术式。因此,一些保险公司推出了「227 限制」这一概念。
简而言之,若住院执行的手术项目未列在这一章节里,典型例子如牙齿手术或新技术如海扶手术等,而医院的收据归类属于「手术费」时,理论上保险公司可以选择全部不予理赔,这可谓是一种极端的手段,被戏称为「保险不理赔界」的大绝招。
然而,值得提醒的是,如果收据项目是开在「处置费」、「医疗费」等名目,仍然有机会以杂费的方式进行赔偿,因此不必过度担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