宏其婦幼醫院 網路掛號

保健衛教 -產後衛教

透視產後憂鬱症與因應之道
2012-08-22
資料來源:文/中央大學諮商中心 劉于華 心理師

懷孕生子充滿歡欣及喜悅,但生產後的媽咪隨之而來的角色變化、心情轉變及手足無措…等等,均需要家人的支持、協助及體諒;鼓勵生產後的媽咪,若發現自己在情緒上有不適的狀況下應立即尋求協助,才能讓自己重新找回自信及快樂。

Top 1  應先理解產婦產後面對多重身心壓力來源
部分產婦在生產後都會出現產後憂鬱症的現象,這是照顧家人與醫護人員一定要注意產婦的情緒變化。研究文獻分析,產後三到六天內約有五十%的婦女會有產後憂鬱現象。「產後憂鬱」的發生原因包括各方面壓力源,像是生理、社會、心理各方面的變化,最基礎的生理因素是產後體內多種荷爾蒙的變化,心理上是因為肌力生產過程的精神壓力與疼痛、恐懼、擔憂等。生產後緊接著面臨照顧嬰兒的壓力及睡眠不足因素。甚至社交因素上,擔心身材走樣不再具有吸引力、家庭角色轉換從被照顧者變成照顧者等等多重壓力因子。

Top 2  多重壓力的累積易造成慢性疲勞的身心症狀,產後憂鬱的形成因子不可忽視
產後出現身心症狀通常是產後憂鬱前兆,歷經了一段累積壓力期過程後,尤其生理、情緒及行為上出現各種可能症狀。在生理上,常常感到「永無止盡的疲倦感」、倦怠、經常頭痛、腸胃不適、呼吸道問題、食慾衰退、體重改變、失眠及發冷的症狀。一但經過醫療檢查,卻又沒有相關身體病理因素,因此這類現象通常被稱為身心症,也有可能轉為產後憂鬱。(身心症則指明明身體不舒服,做了各項醫學檢查,卻找不出病因)

產後實際轉成憂鬱症的發生率約10%-20%,約二週逐漸出現,而病程可能延續六至九個月,症狀和重度憂鬱症相似,包括情緒低落、疲憊、睡眠及食慾問題、專注記憶差、罪惡感等,對嬰兒照顧則可能過度耽心、怕傷害嬰兒、怕照顧疏失、嚴重者會出現自殺意念、嘗試或帶嬰兒一起尋死的念頭與行為,癒後復發比率約20%-30%。治療時需藥物配合抗憂鬱劑、抗焦慮藥物與談話諮詢等心理治療計劃,藥物療程也需六到九個月,倘若病人有傷害自己或嬰兒的可能性,則需嚴密監護甚至住院治療,憂鬱症也有不可忽視的再復發可能,不過應視個人心理健康歷史而定。

由於當事人可能因為自覺有症狀而自責與內疚,甚至會主動打擊照顧的醫護關係或家人關係,常讓身邊人不解感到困惑。若沒有協助人員幫助他能說出自己的需求,有機會處理內在壓力或挫折感、甚至是自我要求完美主義傾向所帶來的焦慮,常會導致當事人與醫護人員、家人關係因誤解而缺乏溝通,造成爭執局面。

【常見的產後照顧疲勞等身心症狀包括幾大類:】
1. 頭痛、血壓高、眼睛疲勞、視力模糊、耳嗚、咽喉異物感
2. 心悸、胸悶、胸痛、氣喘、過度換氣
3. 腹痛、腹脹、消化性潰瘍、大腸激躁症
4. 頻尿、過動性膀胱
5. 頸痛、背痛、肌肉疼痛、手抖
6. 癢症、慢性蕁痲疹
7. 焦慮症、失眠、自律神經失調等

【以下幾項原則可以協助度過情緒低潮:】
1. 提昇社會支持度
與家人或朋友相聚、改善關係並得到心理認同與支持;學習人生多元之角色,適度卸下單一角色的心理狀態,亦可找朋友吐苦水、聊天,可由社會關係得到心理紓解。
2. 進行自我放鬆訓練
練習放慢呼吸吐納、靜坐放空、練瑜珈、太極、氣功、舞蹈等,產後生理與身材復原計畫
3. 規律的運動
跑步、打球或體力勞動,可以平衡中樞神經系統、身體勞動有助情緒平衡與睡眠。
4. 家人正向看待低潮、建立幽默家庭氣氛,善待自己
壓力造成的挫折會讓認知功能窄化,家人若能有彈性一起陪伴產婦正向看待調適期,同時可幫助產婦復原與人交往的能力,憂鬱期則很快會過去。

Top 3  提供產婦正向面對心理變化的專業諮詢很重要
英國雪菲爾大學(University  of Sheffield)與加拿大安大略都有相關實徵研究發現,針對剛生產後的婦女提供心理諮詢與心理輔導,甚至由另一位自願的婦女(有切身產後憂鬱症經驗者)主動給予電話關懷,研究結果發現生產六週後被診斷為患有產後憂鬱症的媽媽們,當六個月後再回醫院複診時,仍有相同憂鬱症狀的比率下降了40%-50%。但是往往很多婦女並未察覺自己有憂鬱症的症狀,或者會傾向否認或減化自己的症狀,因而延誤了治療的時機。可見提供產婦正向面對心理變化的專業諮詢很重要。
全球各地,平均八位婦女就有一位罹患產後憂鬱症,而這也是造成婦女死亡的主因之一,因為憂鬱症有可能導致患者自殺。即使她們感覺真的需要幫助時,她們也可能不知道有哪些治療方式可供選擇,或者她們不願顯露情緒上的憂傷。有些產婦害怕被貼上有心理疾病的標籤,而可能使自己被別人認為自己無法履行母親的角色,因此醫護人員與家人甚至社會大眾,應該建立正確的認知,並且正向看待生產過程所帶給產婦的巨大身心變化,並能正確加以協助度過產後身心調適期。

Top 4  適度尋求專業心理人員協助
適度尋求心理諮商師或諮詢師協助、討論,避免發生悲劇、關係創傷或是過勞。若由專業人員介入協助,可幫助家人或護理人員診斷及瞭解病情,亦可降低別人無法了解其處境的困惑,否則當事人常造成誤會、爭執衝突或關係的緊張。有些人會採取更加否認不知如何放鬆,因而造成悲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