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生兒腦部超音波,是新生兒超音波檢查的重要項目之一,在嬰兒頭蓋骨前囟門尚未密合前,由該處掃瞄腦部結構,檢查是否有異常,為新生兒腦部篩檢的最佳工具之一。
本文將介紹新生兒腦部超音波檢查,了解其必要性、檢查時機、注意事項、常見診斷與追蹤等。
新生兒腦部超音波檢查的必要性
俗話說的好: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。現代人生育的少,所以每個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寶貝。雖然在新生兒出生之後,醫師在嬰兒室就會立即為寶寶做仔細的身體檢查,以確保寶寶健康。
不過,有些問題卻不容易靠這些身體檢查就能發現,例如:小寶寶的神經系統和腦部發育的情形,通常只能由頭圍大小、頭部外型、肢體動作和原始反射的反應中觀察,如果想要清楚知道寶寶腦部的構造,就得借助超音波檢查。
倘若不幸孩子患有腦部異常,早期發現、早期診斷、早期療育,是迎頭趕上的不二法門。藉由早期的超音波檢查可以及早發現問題,提醒醫師安排進一步的檢查,早期追蹤治療及預防其合併症的發生,幫助寶寶正常發展,對提升寶寶的健康品質更有保障。
新生兒腦部超音波的作法
寶寶接受腦部超音波檢查時,超音波檢查探頭會先抹上凝膠,檢查時再將超音波探頭輕輕放在寶寶前囟門的位置,利用探頭前後左右的角度調整,來對嬰兒腦部的基本結構做一個掃描。
新生兒腦部超音波的注意事項
執行新生兒腦部超音波檢查,最怕寶寶的頭左右晃動,會因此影響檢查的準確性,也會延長寶寶受檢的時間,所以可以攜帶安撫嬰幼兒的物品,例如:奶嘴、牛奶、平時喜愛的玩具等。檢查過程中需固定寶寶的頭部,因此寶寶可能會有哭鬧的情形,但時間不會太久,請爸爸媽媽不要太擔心喔!
新生兒腦部超音波的檢查目的及檢查時機
腦部超音波檢查主要利用嬰兒頭蓋骨前囟門尚未密合前,由該處掃瞄腦部結構,檢查是否有異常存在,觀察腦部有無出血、水腦、不正常腦內鈣化點、硬腦膜下積液、腦部囊泡、腦部畸形,與腦室炎、硬腦膜下出血等先天或後天性腦部異常。此外,早產兒的腦部發育尚未成熟,更須依據醫囑定期進行腦部超音波追蹤,以確保腦部發育正常。
寶寶在出生六個月後,前囟門會逐漸關閉,因此在六個月內進行腦部超音波檢查是最恰當的時機。
腦部超音波檢查步驟如下: